天津大無縫鋼管廠(TPCO)作為中國無縫鋼管行業的領軍企業,歷經三十余年發展,已形成年產 350 萬噸無縫鋼管的產能規模,連續六年蟬聯世界單廠產量冠軍。2025 年,該廠憑借在高端管材領域的持續突破,入選國家質量管理卓越企業名單,并在第八屆中國國際管道會議上展示了高壓純氫輸送管道等創新成果,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鋼管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在 “雙碳” 目標驅動下,該廠針對油氣開采、海洋工程等領域的高腐蝕環境需求,成功研發出新一代耐腐蝕鋼管產品,為解決行業共性難題提供了突破性方案。
近年來,天津大無縫鋼管廠依托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全球研發網絡,在耐腐蝕鋼管領域取得多項技術突破。其自主研發的 TP-SS 系列抗硫化氫應力腐蝕油井管,通過優化鎳基合金成分和納米晶涂層工藝,在含硫化氫濃度超過 1000ppm 的極端環境下,抗應力腐蝕性能較傳統產品提升 40%,已成功應用于四川盆地超深井項目。在海洋工程領域,該廠為 “深海一號” 二期工程定制的 20 英寸海底輸油管,采用 “無縫鋼管 + 雙金屬復合管” 組合方案,通過高精度軋制和固溶熱處理工藝,實現 - 50℃至 120℃寬溫域下的抗腐蝕疲勞性能,產品各項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此外,該廠在氫能輸送領域率先突破,開發的高壓純氫管道采用鋅擴散涂層技術,在 10MPa 壓力下實現氫氣滲透率低于 0.01mol/(m?h?MPa),填補了國內空白。
盡管技術領先,天津大無縫鋼管廠仍面臨多重挑戰。首先,全球每年因鋼管腐蝕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 5000 億美元,而油氣開采、海洋工程等領域的腐蝕問題尤為突出。以沿海鋼廠煤氣管道為例,氯離子腐蝕導致的年均點蝕數量達每平方米 3-5 個,傳統涂層工藝難以滿足長期防護需求。其次,環保政策趨嚴對耐腐蝕鋼管生產提出更高要求,如《鋼鐵行業規范條件(2025 年版)》明確要求涂層工藝 VOCs 排放降低 30% 以上,這對該廠現有生產線改造形成壓力。此外,國際競爭加劇也帶來壓力,Tenaris、日本 JFE 等企業在深海管、核電用管等高端領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擠壓市場份額。
針對上述挑戰,天津大無縫鋼管廠采取多維度應對策略。在技術創新層面,該廠與天津大學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開展石墨烯改性涂層技術攻關,預計 2025 年底實現中試量產,可將涂層耐蝕壽命延長至 20 年以上。在工藝優化方面,引入 “三級脫水系統”,通過氣液旋流分離器、電捕焦油器和陶瓷膜脫濕裝置的組合應用,將煤氣露點溫度從 45℃降至 - 8℃,氯離子濃度控制在 30mg/L 以下,顯著降低腐蝕風險。在市場拓展上,該廠積極響應國家氫能戰略,與中石油合作建設國內首條 10MPa 高壓純氫輸送示范管道,預計 2026 年投運后可帶動相關產品年銷量增長 20%。同時,通過參與制定《高壓純氫輸送管道技術規范》等行業標準,強化市場話語權。
天津大無縫鋼管廠在新型耐腐蝕鋼管領域的創新實踐,不僅為行業解決腐蝕難題提供了技術范本,更彰顯了中國鋼鐵企業在高端制造領域的突破能力。隨著 “深地深?!薄半p碳” 等國家戰略的推進,該廠計劃到 2027 年將耐腐蝕鋼管產能占比提升至 60%,并通過智慧化改造實現生產成本降低 15%。未來,隨著鋅擴散涂層、石墨烯改性等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天津大無縫鋼管廠有望進一步鞏固全球市場地位,成為引領鋼管行業綠色轉型的標桿企業。